EP.119 愛馬仕 24 Faubourg 福寶大道24號淡香精:從總店地址到黛妃「光之盔甲」 - 柑苔結構與巴洛克式金色奢華解構
Manage episode 518270404 series 3678267
光之聖殿:愛馬仕 24 Faubourg 的深度解構與嗅覺定位
第一章:福寶大道24號 —— 嗅覺的建築轉譯
愛馬仕 (Hermès) 的 24 Faubourg(福寶大道24號)不僅是一個詩意的名稱,它首先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理座標,一個承載了品牌靈魂的地址:巴黎聖奧諾雷市郊路(Rue du Faubourg Saint-Honoré)24號 。這款香水的命名,是品牌對其歷史根源最直接、最莊重的致敬。
此地址的象徵意義遠非一間旗艦店可比。1880年,品牌創始人 Thierry Hermès 之子 Charles-Émile Hermès,將工坊遷至此處 。這裡不僅是銷售空間,更是品牌的工藝心臟,在那裡,工匠們為歐洲的菁英製作客製化的馬具與馬鞍 。當 24 Faubourg 香水於1995年問世時 ,它所紀念的,是愛馬仕在這個傳奇地址上長達115年的演進——從精湛的馬具製造商,到全球頂級奢華品牌的象徵。這款香水因此成為了這座建築的「液態靈魂」,旨在以嗅覺語言轉譯其歷史的厚度與藝術的輝煌。
香水的瓶身設計為這一轉譯提供了關鍵線索。其方形玻璃瓶身被賦予了柔和的曲線,官方描述其為「如同微風吹過絲綢」 。這並非單純的文學修辭,而是對愛馬仕品牌核心DNA的精確呼應。因為正是在福寶大道24號這個地址,愛馬仕於1937年誕生了其第一條聞名於世的絲巾——「Jeu des omnibus et dames blanches」(仕女與公車遊戲) 。
這層聯繫在多年後得到了品牌的進一步印證。2011年,愛馬仕推出了一款 24 Faubourg 的限量版香水,其名稱赫然就是「24 Faubourg Jeu Des Omnibus Et Dames Blanches」 。這種刻意的命名重複,清晰地揭示了品牌內部的創作邏輯:24 Faubourg 這款香水的DNA,從一開始就與其作為「絲巾之家」的傳統緊密相連。
因此,24 Faubourg 在其視覺(瓶身)與嗅覺(香氣)上,達成了對愛馬仕兩大工藝支柱的融合轉譯:它既擁有源自馬具歷史的厚重、結構感與尊貴(即其香調中的皮革與木質底蘊),又展現了絲巾所代表的流動性、精緻光澤與色彩(即其香調中的「光」與花香)。解讀這瓶香水,必須同時理解其「建築」的莊嚴性與「絲綢」的流動性。
第二章:調香師的樂章:Maurice Roucel 的太陽之旅
這部嗅覺傑作的創作者,是傳奇調香師 Maurice Roucel 。Roucel 以其飽滿、大膽、甚至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華麗簽名而聞名,24 Faubourg (1995年) 便是他為愛馬仕所譜寫的最具標誌性的樂章 。
Roucel 為 24 Faubourg 確立了一個極其明確的核心理念:「光之香水」(a perfume of light) 。這是一次嗅覺的旅程,而其唯一的目的地是「太陽」 。
然而,這一理念在香水鑑賞中引出了一個核心的悖論。當代香水語彙中,「光」往往與輕盈、透明、簡約劃上等號。但 24 Faubourg 的香調結構卻充滿了濃郁、厚重甚至極具份量感的元素:眩目的白色花系、豐腴的黃色花系、溫暖的琥珀、甜美的香草與深沉的廣藿香 。評論家更將其原版描述為具有「巴洛克式的帝王氣息」 (baroque regalness) 乃至「核能級的強大」 (nuclear powerhouse) 。這顯然與輕盈的「光」背道而馳。
要解開這個悖論,就必須理解 Roucel 所謂的「光」並非清晨或北歐那種透明、清冷的日光;它所描繪的,是地中海式的、熾熱的、飽滿的、不透明的「金色太陽光」。
證據存在於香調的選擇中。這趟旅程的目的地是「太陽」 ,而香調的核心是濃郁的「黃色花香」 (yellow floral),特別是依蘭依蘭 ,以及「燦爛的白色花香」 (brilliant white flowers),如橙花與梔子花 。這些花朵正是在烈日曝曬下,才會散發出最為馥郁、近乎麻醉的香氣。香水的基調則由「金色琥珀」 (golden amber) 和香草 構成,最終的成品被形容為「發光的」 (glowing) 。因此,Roucel 所追求的「光」,是一種質感,而非重量。它是一種飽滿、溫暖、豐腴的金色光芒,這也完美地銜接了其「東方調」的華麗分類 。
Roucel 實現這種「金色光芒」的技術手段,在於其「完美無瑕的均質結構」 (flawless, homogenised richness)。評論家敏銳地指出,24 Faubourg 是一款「非常『香水味』的香水」,其豐富性是「均質的」 (homogenised),並且「沒有明顯的離群音符或開頭和結尾」 。
這種「均質化」並非缺乏層次,而是 Roucel 的刻意為之。他將十幾種極其複雜且強勢的香材 ,如同金匠一般,將其熔鑄成一個單一、宏大、統一的嗅覺印記。這猶如一面「嗅覺的黃金牆」(Wall of Golden Sound),它不是在線性地講述一個隨時間變化的故事,而是完整地呈現一幅靜止的、光芒四射的華麗畫作。這種「完美無瑕的結構」 便是 24 Faubourg 的標誌,也是其「光芒」得以恆久閃耀的技術核心。
第三章:香調結構的敘事 —— 從花開到日落
遵循環保且無表格的呈現原則,我們將以文學敘事的方式,深入解構 24 Faubourg 淡香精 (EDP) 的香調層次,這場從花開到日落的太陽之旅。
序曲:光的乍現(前調)
香水的開篇並非短暫的清新。其前調組合包括風信子 (Hiacynth)、甜橙 (Orange)、依蘭 (Ylang-Ylang)、蜜桃 (Peach) 與佛手柑 (Bergamot) 。風信子在此處扮演了關鍵角色,它帶來了一絲銳利、近乎刺眼的綠意,彷彿是第一道衝破晨霧、穿透樹葉的陽光。佛手柑與甜橙提供了閃爍的柑橘光點,然而這光芒瞬間就被豐腴的果香與花香所吸收。飽滿多汁的蜜桃,以及被歸類為「黃色花香」的依蘭 ,立即為香氣定下了「太陽」與「金色」的主題,濃郁、甜美且帶有異國情調。這是一個充滿存在感的序曲,預告著一場華麗的嗅覺盛宴。
核心:熾熱的白花(中調)
隨後,香水進入其靈魂樂章,即 Roucel 所謂的「燦爛的白花」 (brilliant white flowers) 。這是一場白花的交響盛宴,由橙花 (Orange Blossom)、梔子花 (Gardenia)、茉莉 (Jasmine)、黑接骨木花 (Black Elder) 與鳶尾花 (Iris) 共同構成 。
這片花海的核心是豐富且尊貴的橙花 ,它定義了香氣的溫度;梔子花則貢獻了無與倫比的、奶油般的滑順質感,使光芒變得柔和;而茉莉,則被形容為注入了「成熟的」、帶有幽微動物氣息的性感 。
然而,這幅畫作的點睛之筆,在於鳶尾花 (Iris) 的精妙運用。若沒有鳶尾花,如此強勢的白花組合極易變得甜膩、尖銳,甚至可能淪為如80年代某些香水般的張揚 。但官方描述中,花香核心被「鳶尾花所包覆」 (enveloped in iris) 。鳶尾花以其獨特的、帶有粉質感的、昂貴的氣息,為這片熾熱的白光蒙上了一層精緻的薄紗。這層薄紗就是品牌所言的「神秘感」 (mystery) 。它提供了必要的冷靜與複雜性,成功地將張揚的白花進行了「法式化」 (Francofied) 的處理,使其在極度華麗的同時,依然保持著無可挑剔的「尊嚴」 (dignified) 。
餘暉:金色的沉降(後調)
「太陽之旅」的終點,是緩慢沉降的金色餘暉。其後調由琥珀 (Amber)、檀香 (Sandalwood)、廣藿香 (Patchouli) 與香草 (Vanilla) 構成 。琥珀與香草構成了溫暖、甜美、近乎樹脂感的基底 ,這是太陽落入地平線時,天空所呈現的最後一抹暖光。檀香木則提供了奶油般的木質底蘊,使香氣更為貼膚。
更精確的分析指出,這是一種「溫暖、帶鹹味的龍涎香 (ambergris) 和香草的收尾」 。龍涎香 (Ambergris) 帶來的微鹹動物感,與香草的甜美、廣藿香的深沉泥土氣息完美平衡。這種鹹與甜的交織,創造出一種極度持久、奢華且貼膚的餘溫,展現了「微妙、帶有動物性的女性氣質」 ,為這場壯麗的旅程劃下了性感的句點。
第四章:嗅覺座標系 —— 界定經典的象限
要真正理解 24 Faubourg 的歷史地位,我們必須將其放置在香水歷史的嗅覺座標系中,從「時間性」與「香調分類」兩個維度進行定位。
Y軸(時間性/傳承):80年代的華麗,90年代的精緻
24 Faubourg 誕生於1995年 ,這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關鍵年代。彼時,香水界正處於80年代的浮華與90年代即將到來的極簡主義(如愛馬仕後來由 Jean-Claude Ellena 主導的風格 )的交界點。
24 Faubourg 完美地扮演了橋樑的角色。它在精神上繼承了80年代「強力香水」 (powerhouses) 的基因。有評論將其與80年代的標誌性香水 Giorgio Beverly Hills 進行比較,指出它們共享著「溫暖的中調橙花晚香玉」核心 。然而,24 Faubourg 絕非 Giorgio 的簡單複製。它被形容為 Giorgio 的「法式版本,並被賦予了更有尊嚴的改版」 。
這種「尊嚴」來自於愛馬仕的品牌內涵與 Roucel 的精湛技藝。它保留了80年代香水的音量、華麗感與擴散力,但透過鳶尾花的粉質 、更複雜的東方調基底 以及愛馬仕獨有的內斂氣質,精確地去除了那個時代的「俗豔」與「喧囂」。24 Faubourg 所代表的奢華,是一種後80年代的奢華,它散發著「巴洛克式的帝王氣息」 ,是已確立的財富 (established wealth) 的象徵,而非新貴的炫耀 (new money)。
X軸(分類/香調家族):柑苔-東方調的遺產
在香調分類的X軸上,隱藏著理解 24 Faubourg 最為核心的技術洞察:其香調分類發生了至關重要的演變。
原版 (Vintage):柑苔-東方調 (Chypre-Oriental)
1995年的原版 24 Faubourg,被香水評論界權威地歸類為「柑苔-東方調」 (chypre-oriental) 。這意味著,它不僅擁有琥珀、香草、檀香與樹脂等構成的甜美、溫暖的「東方調」 (Oriental) 基底 ,更擁有一個嚴謹、複雜的「柑苔調」 (Chypre) 結構。這個結構的關鍵在於橡苔 (Oakmoss)、廣藿香 (Patchouli) 和香根草 (Vetiver) 。
在原版配方中,橡苔所提供的綠意、泥土感和微苦的澀味 ,為濃郁的白花和甜美的東方基底提供了必要的張力、骨架與深度。正是這種「苦」與「甜」、「綠」與「金」之間的完美平衡與對抗,造就了其無與倫比的「高度精緻」 (great sophistication) 與莊嚴的「帝王氣息」 。
現代 (Modern):花香-東方調 (Floral-Oriental)
鑑賞家必須意識到,由於 IFRA(國際香精香料協會)對橡苔 (Oakmoss) 使用的嚴格限制 ,我們今天在專櫃(如愛馬仕官網)所能體驗到的 24 Faubourg,其配方必然已經歷了調整。
橡苔這一關鍵柑苔元素的缺失(或大幅削減),意味著其「柑苔」的脊樑已被削弱。因此,現代版本的 24 Faubourg 在分類上更偏向於「花香調」 (Floral) 或更精確的「花香-東方調」。它可能更依賴廣藿香 來提供結構,使得整體的嗅覺體驗更圓潤、更金色(符合「光之香水」的描述 )、更易於被現代嗅覺所接受,琥珀與香草的甜美也更為突出。然而,它也可能因此失去了原版那種莊嚴、深沉、近乎嚴肅的「巴洛克式」的苔蘚綠意 。
結論是,當代消費者所體驗的,是這一傳奇結構在現代法規下的「光輝延續」;而1995年的原作,則是封存在古董香水瓶中的「巴洛克經典」。
第五章:角色定位 —— 穿戴光芒的女性
香水是可穿戴的藝術,它為穿戴者定義了一種角色。24 Faubourg 的角色定位,是複雜且極具深意的。
角色的核心:可靠的盔甲 (Dependable Armour)
這不是一款隨和、輕浮或意在取悅所有人的香水。評論家指出,24 Faubourg 具有一種「情感上的不透明性」 (emotional opacity),以及一種顯著的「屏蔽特質」 (shielding quality) 。
這種「屏蔽特質」並非缺陷,而是其角色定位的核心,它直接源於其「完美無瑕的均質結構」 。如前所述,這款香水「沒有明顯的開頭和結尾」,呈現出一種「同質化的豐盈感」 。這種結構在嗅覺上創造了一種距離感。它不像某些香水那樣邀請你深入探索其細微的變化(有評論甚至因此認為它「缺乏詩意」 ),而是以其完整的、光芒四射的、不容置疑的美麗,將旁觀者阻擋在外。
因此,24 Faubourg 成為了一件「可靠且半優雅的盔甲」 (dependable and semi-elegant armour) 。它是一道光做的屏障。
形象代言:黛安娜王妃 (Princess Diana)
研究資料證實,24 Faubourg 是黛安娜王妃 (Diana, Princess of Wales) 生前最後幾年的招牌香水 。黛安娜的公眾形象,是解讀這款香水「角色定位」的最完美、也最令人動容的鑰匙。
黛安娜王妃的公眾形象,正是「光芒四射、引人注目的美麗」 (radiant, head-turning beauty) ,這與 24 Faubourg 作為「光之香水」 的概念完美契合。與此同時,她生活在極端的、無孔不入的公眾審視之下,她比任何人都更需要「屏蔽」與「盔甲」 來保護脆弱的自我。
24 Faubourg 完美地服務了她的這兩種需求:它既能以其「帝王氣息」 宣告她的皇室存在感與不可侵犯性;又能以其「情感的不透明性」 保護她的個人內心,在耀眼的光芒與自我之間,劃出一道清晰而美麗的界線。
角色的總結
穿戴 24 Faubourg 的女性,是一位成熟、自信、深知自我價值的女性。她不追求「有趣」、「新潮」或「甜美」。她擁有一種「微妙的、帶動物性的女性氣質」 ,她的性感是內斂的、成熟的,源自於自我確信,而非外放的挑逗。
她穿戴這款香水,不是為了取悅他人,而是為了鞏固自己 (to fortify herself)。這是一種姿態,是她用以宣告自身的存在、她的品味、她的價值,以及她的不可侵犯性的嗅覺簽名。
第六章:結論與「角色與氣味語言」
愛馬仕 24 Faubourg 淡香精,是一款超越時代的嗅覺傑作。它不僅是愛馬仕總店 歷史沉澱的嗅覺轉譯,更是調香師 Maurice Roucel 對「金色太陽光」 的哲學詮釋。它以其「完美無瑕的均質結構」 ,在80年代的華麗 與90年代的精緻之間取得了精妙的平衡。
在它的演變中,我們看到了香水法規(如橡苔禁令)如何重塑經典,使其從一款嚴謹的「柑苔-東方調」 演變為現代更易被接受的「花香-東方調」 。但無論配方如何演進,它作為「光之盔甲」 的核心角色從未改變。它始終是成熟女性用以宣告美麗、鞏固尊嚴的終極簽名,一如其最著名的穿戴者黛安娜王妃所示範的那樣 。
角色與氣味語言
「我是光,亦是承載光的聖殿。」
--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127 Episoden